如何培养宝宝的礼貌用语
发布时间:
2020-04-15
浏览量:
宝宝礼貌教育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更是一种未来、一种人格的教育。而且,教会宝宝懂礼貌,会对其未来高情商的塑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有些家长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就开始教他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比如“谢谢”、“对不起”、“请”、“再见”、“您好”等等。这不但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事半功倍地推动孩子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而一些有心的家长为了帮助孩子成为受同伴欢迎的人,在交往中得到快乐,也会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能,告诉孩子只有懂得礼貌的人,别人才愿意和他一起玩耍,也才肯把心爱的玩具给他玩。

优雅的言谈产生于家中。我们不能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熟视无睹,而是应该每天养成好习惯去问候家人,言传身教给宝宝一个和谐的生长环境。比如,每天早晨的“早安”“妈妈,你好”“爸爸,再见”“工作顺利(或好好学习)”等等。
在家中,需要清晰地意识到“善言”或“恶语”。如果我们尝试去培养孩子讲“善言”的习惯,孩子就会在交谈的不经意间流露。比如,“请”“谢谢 ”“不好意思”以及“对不起”,这些词在我们的言谈中是不可缺少的。
父母经常要求孩子们道歉要具体,而不是简单的一句“对不起”。比如,宝宝会说:“我十分抱歉弄坏了你的玩具,你能原谅我吗?我保证以后一定爱护你的东西。”这样就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局面,因为道歉是恳切又具体的。
其实,对于婴幼儿来说,教授他礼貌课程无疑是对牛弹琴。即使当孩子开始学说话了,能够在父母的提示下说出“谢谢”、“再见”之类的礼貌用语,也并不意味就明白这些话语的含义,孩子只是在完成父母的指令而已。所以父母可以根据年龄特点来提示她学习礼貌。
根据年龄培养宝宝的礼貌
言传身教。适合年龄段:出生至2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譬如走路、说话、吃饭、穿衣、游戏等,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因此,父母可通过亲身示范的方法,教会孩子懂礼貌,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孩子一时不理解“尊敬”、“谦让”等概念的确切含义,但只要父母每天都用尊敬、谦让的态度对待别人,孩子就会注意进行模仿,这些都是孩子今后形成良好家教的基础。

明确该怎么做。适合年龄段:2岁至4岁
要明确告诉三四岁的孩子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并用他能听懂的简单语言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和“该怎样做”。譬如,在幼儿园门口遇见老师时,如果孩子“嗨”一声就想敷衍过去,父母就该叫住孩子,鼓励他认认真真地说声:“老师,早上好!”并告诉孩子,正式的问候和随便打个招呼带给别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纠正不礼貌行为。适合年龄段:4岁至5岁
当孩子不够礼貌时,父母应适当暗示他改正,应该在对孩子强化“礼貌”概念的同时,告诉他每种礼节背后的道理。要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可以带给别人快乐也可能会伤害他人。
当听到孩子说出不礼貌的话,父母应与孩子好好聊一聊,告诉他,如果他不明白一些词语的含义,在说出来之前应先问问父母,而不应该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以免伤害对方。
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回想起他人赞美我们的话,它是那么令我们为之兴奋,倍感鼓舞。我们都被话语的力量影响着。同样,花时间训练孩子言语上的技巧,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是从来不嫌早的。
不管孩子的个性如何,他们的优雅自如都会透过语言表达出来。对内向的孩子,你可以培养他们问候别人,或者问些实质问题来深入交流。对外向的孩子,你可以教他聆听别人的话语,以及适当限制自己的话语来使交谈继续。
如果喜欢今天的内容
请让更多的朋友看到吧
编辑 | 小夏
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华夏爱婴总部官微哦
华夏爱婴总部官微、爱婴托育、爱婴早幼师学堂等三大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抖音等各类自媒体,每天不间断的输出育儿早教类知识,为广大早期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朋友们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导和大量的早教托育知识。
依次识别下方二维码,了解华夏爱婴最新动态、行业政策、育儿宝典吧。

版权所有:华夏爱婴早教加盟全国连锁(招商网)-早教加盟和幼儿园加盟 北京华夏爱婴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