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幼儿园多元化经营?
围绕“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园所的质量”为中心,利用现成的资源,制定相关或不相关领域的业务性经营战略“集合”,即为幼儿园多元化经营。
幼儿园多元化经营的根本目的
1)促进观念的更新,应对挑战市场;
2)资源整合利用,提高综合实力;
3)缓解经费紧张的局面;
4)打造完整的品牌;
5)“促进儿童发展”为最终目的。
认识和把握幼儿园的多元化经营问题
1、单一化和多元化的那个更重要?
严格的说,幼儿教育就应当是比较单一的专业:围绕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园长的综合素质提高、园所的整体水平推进开展一系列单一性的业务性活动,一次获得信誉、招揽生源,达到良好的办园效果。然而,我们忽略了在进行单一化经营的同时,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却白白浪费了。这就是多元化经营所要捕捉的线索。
2、专业化与多元化的并存
在落实新纲要、完善园本课程与强调课程园本化的今天,幼儿园专业化的课题研究是增加幼儿园竞争力的焦点。关注自身的优势,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是专业化经营的核心。而多元化的“经营”,恰恰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基础之上的运作结果。因此,多元化离不开专业化,专业化则借助多元化打开通向外界发展的渠道,两者并存、相互作用。专业化经营更多的是放在战略设置上,而多元化经营则侧重幼儿园资源调配上。
3、多样化与多元化的区别
一般来说,我们把幼儿园的对内经营、对外经营、综合经营等等称为多样化经营;对园所民族的、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文化称为多样性文化;对围绕“秩序、公平与效率”而制定的法制性、平衡性、人本性、财务性、发展性等制度,称为多样化制度。而这里的多元化,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主要是指“教、研、育、培”的多元化经营结构,将幼儿园单纯的教育场所探索为教育基地、研究中心、培训机构及相关产品开发中心于一体的多元化“集合体”。第二,在不参考基地三要素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教育场所与条件,进行多元化的经营。
为什么说幼儿园+托育是园所多元化发展的最佳组合?
一、幼儿园开展托育工作的益处是:
1)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在投入不多的情况下,增加了收入;
2)可以借助国外幼教机构的声誉和教育方法扩大幼儿园的影响;
3)丰富了教育内容,增加了教育功能,突出了教育特色。如亲子活动、感统训练和家庭教育方法等;
4)把0—3岁的孩子首先吸引到幼儿园来,使之将来成为3—6岁班的生源;
5)3—6岁在园的孩子是亲子活动和感统训练及特色班现成的生源。围绕蒙氏教育还可以开办其它特色教学班,家长十分欢迎。
二、幼儿园开办开办托育的有利条件:
1)幼儿园有现成的场地;有良好的师资力量;
2)幼儿园有一些可利用的设施;更重要的是幼儿园本身就是一个幼教机构,已有众多的孩子,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开办托育相对比较容易,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可谓轻而易举之事。
华夏爱婴托育
2012年,华夏爱婴在“科学早教”的基础上深度拓展“托育”市场。经过7年的实践运营,华夏爱婴开创性地提出了“婴幼儿一体化教育”项目,并自主研发出适合我国0-6岁婴幼儿健康成长的16个阶段、11大类、45门互动早教课程。如今,这一理论已经成为了普惠政策下,适宜广大幼儿园所和托育早教机构的“盈利系统”。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免费咨询热线:400-181-2005
加入我们
Joining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