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

发布时间:

2022-03-10

浏览量:


由于幼儿的思维是直觉的半逻辑思维特点,因而他们对手工制作早期很少出现“胸有成竹”的状况,大多是在行动中“迁想状物”。

 

如:幼儿拿到一些碎纸他们会想象成“雪花”;在泥工活动中,幼儿将在手中团、搓、捏、压,随着泥巴的变长,他们会联想到“小棒”的形象,随着泥巴的变圆,他们会联想到“皮球”“汤圆”等形象。

 

根据幼儿这一特点,老师的指导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01

创设环境,激发兴趣

 

在开展折纸教学活动时,我们可以提前在教室内布置好折纸环境,这对提高幼儿折纸的兴趣极其重要。

 

 

 

为了给幼儿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用五颜六色的纸折出各种蝴蝶在飞舞,用绿色纸折出许多可爱的“小青蛙”,和幼儿起名为“青蛙合唱团”。用红色的纸折出各种花,用黄色的纸折出美丽的小金鱼,还有“鸟的世界”等等。

 

装饰在班级内,幼儿们看到之后一定会有所心动,这个时候幼儿手工制作的兴趣便会被调动起来。

 

 

02

提供幼儿与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

 

如:通过幼儿使用各种软硬不同的纸,了解纸的软硬程度及易变化、易造型等特性;还可以让幼儿在玩纸的同时进行各种活动,让幼儿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折纸活动产生兴趣,愿意去操作。

 

03

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材料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

 

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时,可以在美工区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

 

04

帮助幼儿积累多种表象

 

手工制作中所需要表象的积累应特别注意表象的空间存在形式。

 

老师可以通过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

 

如:幼儿对一只动物的形象进行分析时,老师可启发幼儿思考:它们的整体形态是怎样的?头是什么样?耳朵是什么形状?尾巴是长的还是短的?.......

 

在分析时,还可利用儿歌、谜语等来帮助幼儿加深对表象形体的记忆。

 

如:在分析兔子的形象时,可让幼儿背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红红的眼睛短尾巴,蹦蹦跳跳真可爱。

 

要想使幼儿的手工制作逐步成熟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 : 

 

 

05

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老师首先要注意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选择地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

 

不论是进行平面手工活动还是立体手工活动,老师首先要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制作工具的特征及用途,并学习其使用方法。只有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才能帮助幼儿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所以,在制作手工时,老师可让幼儿先思考,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再用确切、浅显的语言讲解制作步骤,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技能技巧。

 

 

06

提供练习机会,锻炼幼儿手的灵活性

 

注意训练幼儿手的灵活性,是至关重要的。

 

可先进行分步练习,再进行整体练习。分步练习可以帮助幼儿确切掌握每一种动作的方法与要领;整体练习则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系列之间的联系与协调。

 

例如:剪纸,幼儿需要分别练习剪短直线、长直线、曲线及各种形状,还要分别目测剪、沿轮廓剪和折纸剪。

 

同时老师还应注意幼儿开始分步练习时,时间短一些,进行整体练习时时间可以相对长一些。

 

 

07

引导幼儿将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

 

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发挥其制作与装饰的能力。

 

例如:当幼儿用纸盒制作出“电视机”后,可引导幼儿用彩笔画上荧光屏及各种功能开关,为作品修饰、增色。

 

在幼儿折纸完毕后,可引导幼儿将作品贴在底纹上,鼓励他们通过想象,在画上添加一些富有新意的形象,组成一幅有立体感的画面,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水平。

 

这样他们的想象力、探索能力同时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08

将幼儿的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其他活动紧密相连,把手工制作的趣味性与游戏相结合,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目的。

 

例如:折纸示意图,幼儿看不懂,制作感到有困难,此时可以游戏“我是示意图”的形式,向幼儿介绍几种常见的折叠符号,和幼儿一起去认识、去记忆,如折叠线、折、剪开、反折等,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就逐步认识了符号,开阔了幼儿的思路,激发了她们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了她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对培养孩子的手工技能有很大帮助。采取“小老师”的作用,允许她们之间互相交流。

 

每次折纸活动之前,都有意把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安排在每个小组中,同时较差的安排在“小老师”的旁边,这样可以起到帮助作用,既减轻了教学上的压力,又发挥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孩子们之间的交互交往的能力。

 

 

版权所有:华夏爱婴早教加盟全国连锁(招商网)-早教加盟和幼儿园加盟 北京华夏爱婴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