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对孩子的成长如此重要,却往往最容易被忽视!
发布时间:
2021-12-01
浏览量:
触觉指人利用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来接受外界的温度,湿度,压力,痛痒及物体质感等刺激。
感觉统合理论认为,触觉学习是人类大脑学习能力不同于其他哺乳动物的方面。由于触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会传入大脑,所产生的一部分信息会到达脑皮质,具有促进皮质发育的作用。如果孩子的触觉敏锐,身体形象概念建立良好,对其进一步探索环境、操作玩具及动作发展有积极意义。
触觉是我们全身感觉细胞最多的一个感觉系统,它遍布我们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包括内脏、骨骼、关节等等部位 ,它们在人体各个不同的部位负责传输各种感觉刺激给中枢神经,再由中枢神经传送到脑功能区。
人类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最为多元化,这也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分辨、分析及组织能力的基础。人类拥有广泛细腻的学习能力和人类触觉学习的多元化及复杂化有密切关系。触觉的复杂性,也使大脑神经中感应触觉的部分最多。
因此,触觉神经和外界环境协调不足,会影响大脑对外界的认知和应变,导致触觉敏感(防御太强)或触觉迟钝(防御太弱)。触觉敏感和触觉迟钝的孩子常常有如下表现:
1.容易分心,不专心,好动、上课左顾右盼。
2.情绪控制不好,对亲人特别暴躁,对琐事无故发脾气,强词夺理。
3.不喜欢到新的场合或人多的地方。
4.偏食或挑食。
5.害羞:碰到陌生人赶紧躲避、紧张得捻衣角、皱眉头,结巴、说不出话。
6.内向:不喜欢出去玩,只喜欢独处,不喜欢跟朋友搭肩或有肌肤接触。
7.怕黑:到暗处需有人陪,晚上总拒绝出去,不喜欢到空房间。
8.睡觉时总爱触摸被角、抱棉被、衣物或玩具,否则会不安也睡不好;对某种布料很敏感,不喜欢穿某类布料做的衣服。
9.经常吮舐手指头或咬指甲,不喜欢别人帮忙剪指甲。
10.不喜欢洗脸、洗头或理头发等等。
1.玩耍时,没有安全意识,容易受伤。
2.过分喜欢摸东西,常有意无意弄翻东西。
3.没有自信。
4.常有打人、推人的行为。
5.注意力短暂,容易分心。
6.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容易生病。
1、沙土游戏:将淘洗干净的细沙放进大盆,让孩子在里面玩耍,要增加沙土与孩子的接触面,沙土可用纸、树叶、豆、米等代替,这种游戏更适合孩子在户外进行,尤其公园沙坑或者海边沙滩,让孩子在沙土中建立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2、冷热水刺激: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让孩子感受不同温度的水所带来的刺激,主要用手感受,条件允许可以全身刺激,家长也可以做示范,并且观察孩子的表现。
3、梳头游戏:用梳子的尖端去刺激孩子的头皮,并且顺势梳头,这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来,梳子不宜太尖,让孩子自己梳头孩子可以对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帮助。
4、抓痒游戏:让孩子躺在床上,抓挠他的腋下、胸口,依照孩子的反应来控制力道,如果连一些常常接触他人的部位也有强烈的反应,则需要加大此游戏强度。抓痒游戏不是把孩子抓挠舒服了,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刺激,强化这种感觉刺激的学习。
5、麻布刷身游戏:用麻布用中等力道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后背、手心、足部,可以边唱歌或者讲故事,保持轻松的氛围,以免孩子过度紧张。也可以用毛巾、海绵、妈妈化妆用的软刷子代替。
6、大毛巾卷游戏:找一条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将孩子整个卷起来,再轻轻滚动或者下压,也可以用双手轻轻抱紧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强化各个部位的触觉感受。
7、垫上游戏:让孩子在软地垫上双手抱头,向左右两个方向翻滚,对运动企划,对触觉,身体平衡与协调都有帮助。
8、小刺球游戏:用带突起的小刺球在孩子身上进行滚动、摩擦、轻压,主要刺激孩子的后背、脚心、手心、腋下、脖子,四肢与前胸可以让孩子自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