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鞋子怎么选?有哪些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

2021-10-15

浏览量:


幼儿穿鞋有讲究,穿鞋不当不仅会影响孩子脚部的发育,还不利于身体健康。
妈妈应该根据宝宝所处年龄段的特征,为他挑选合适的鞋子。
那么,幼儿鞋子怎么选?幼儿穿鞋注意事项有哪些?
 
 
宝宝多大穿鞋好
 

倘若宝宝穿了不合适的鞋子,不仅会影响脚的正常发育,而且会影响幼儿整体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征为宝宝选好鞋子。

 
 宝宝学步初期(15个月前)

此阶段的宝宝刚尝试站立及学步,如果在平坦的室内可以允许宝宝光脚学步,这样可以使脚部与地面接触,增强抓地感,锻炼平衡,也可以穿底部薄且软的室内步前鞋。

如果是在户外,则可以穿保护性更强的室外步前鞋,既可保护宝宝的脚底,也能保持一定的抓地感觉。

宝宝学步期(15个月后)
此阶段的宝宝处于学步期。由于此时宝宝步态不稳,因此可考虑前脚易曲折的学步鞋,这种鞋鞋底较薄,鞋身柔软,容易曲折。
因为宝宝的脚骨组织弹性大,易变形,脚的表皮角化层薄,易受到损伤而感染,而且宝宝脚底穴位多,要着重保护。
 
 
幼儿穿鞋不当有哪些危害
 
 
根据调查显示,有很多幼儿因为穿鞋不当而影响脚部发育,并且主要和四个因素有关:鞋型不合适,鞋子过紧,内在的风险因素以及脚部发育情况等。
幼儿穿鞋不当主要有以下危害:
1.影响脚部发育
幼儿的脚和成人的脚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有很大差异。因为幼儿的脚在生长发育中很娇弱,并且主要靠软骨支撑,因此使得穿鞋成为了一件需要谨慎小心的事情。
2.增加扁平足的可能
倘若给孩子穿一双没有足弓承托的鞋子,就会大大增加患上扁平足的可能。此外,不合适的鞋子以及不良的姿势也会加剧扁平足的恶化。
扁平足虽然不是病,但是到了中青年阶段或者较胖的时候就会有明显的不适。
3.导致甲沟炎
孩子生性好动且脚趾稚嫩,穿过小的鞋子会导致脚趾甲与周围的软组织反复摩擦,进而造成甲沟隐形损伤,如果孩子免疫力低下,即会引发甲沟炎。
4.造成畸形足
虽然鞋子在一定程度上会束缚脚部的发育,但是如果穿鞋不当必然会使脚部畸形。
5.影响食欲
日本医学专家发现,孩子穿太紧的鞋子会阻碍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进而影响食欲,出现挑食或厌食的情况,从而影响孩子正常发育。
 
 
童鞋挑选三原则
 
 
1.安全第一
鞋子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如六价铬,苯等,六价铬会对肝肾造成损害,且能导致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等。
鞋中常会使用含苯的粘贴剂,此元素会严重影响身体。世界卫生组织将苯评为致癌物,其可以通过皮肤或呼吸长期接触人体后致使细胞癌变,染上白血病,儿童更易受到伤害。
因此家长在给幼儿选择鞋子的时候,要挑选环保性高、安全性好的鞋。
 
2.功能性强
(1)鞋头:
鞋头部分务必要有一定的空间,前面要加装硬的包口,保护好脚部。
(2)鞋底:
鞋底有钩心,可以支撑足部中间位置。
在挑选鞋子时,可以将鞋子两头弯曲,看中间是否很软,如果是软的,则说明鞋子没有钩心,这类鞋子不能在走路时托起足弓。
 
(3)后跟:
后跟要装有主跟,即后跟较硬的地方,脚踝骨的位置较硬,后跟口部最好能垫些海绵,以防止踝关节不稳定的幼儿崴脚。
这样既可以支撑踝关节,同时可以使根骨垂直生长,不致来回扭动。
 
3.大小合适
只有合适双脚的鞋子才是可以选择的,在购买鞋子时可以带上孩子,在试穿合适的情况下再购买。
 
幼儿鞋子怎么选
 
1.鞋码稍偏大
幼儿身体正处于快速成长发育的阶段,脚部也不例外,为了适应幼儿脚部快速生长的节奏,最好购买稍微偏大一些的鞋子,并且要定时测量幼儿脚的大小,尤其不能忽略穿上袜子的效果。
2.幼儿试穿
只有幼儿试穿了鞋子并走上几步路,且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方可购买。只有让孩子切身感受到舒服后,才能买到适合的鞋子。
3.可调节舒适度
很多家长会给孩子购买贴粘式的鞋子,这类鞋子穿脱容易,非常适合幼儿,但在调节松紧或舒适度上略有不足。
对于自理能力强的孩子来说,可以选择带鞋带的鞋子,以便随时调节松紧度,使之更舒适。但要注意鞋带务必要系紧,以防鞋带松开绊倒幼儿。
4.鞋子前端要柔软
鞋子底部支撑着幼儿的整个身体,尤其是学步儿,在走路时常将整个脚掌着地,如果鞋子前端比较柔软易弯曲,幼儿可以很轻松地迈开步伐。
可以在购买鞋子的时候用手弯曲一下鞋子前半部分,看是否柔软。
5.鞋口大,鞋头宽
鞋口大的鞋子可以让家长更好地给宝宝穿鞋,不易损伤宝宝的脚趾头。此外刚会站立的宝宝脚趾宽大,呈自然张开状态,因此鞋头宽的鞋子可以使孩子的脚趾自由伸展。

版权所有:华夏爱婴早教加盟全国连锁(招商网)-早教加盟和幼儿园加盟 北京华夏爱婴咨询有限公司